李學禧

時間:2011-12-31 來源: 作者:

 

非無凌云志   蹉跎競日月

  —— 記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政協委員、僑聯主席、西北師院外語系前主任李學禧教授

  

    打開《中國社會科學家辭典》第327頁李學禧第目,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李學禧,英語語言學家,政治學家。筆名李熙。原籍廣東梅縣,1918416生于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棉蘭市?,F為西北師范學院外語系主任,九三學杜蘭州分社委員,甘肅省政協委員、甘肅省僑聯主席。父親是清末秀才,曾在棉蘭市開辦私塾式的養正學?!顚W禧1938年進重慶中央大學法學院政治系,1942年畢業后留校當助教并進該校法科研究生院攻讀行政學和各國政治制度至1947年…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地方行政”留英學額,于次年秋赴英國格拉斯格大學研完英國地方行政。1949年獲博士學位,由英國導師推薦赴美國威士康星大學從事美國政治制度與行政的考查研究工作。1950年春回國……

    這是李學禧先生過去的情況,由于這本《中國社會科學家辭典》出版于“四人幫”粉碎之后不幾年,那時還不知道李學禧先生后來又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然從以上擇錄的有關段落已反映了李學禧先生在治學道路上的一個耀人眼目的階段。李先生回國后情況如何呢?

條目上十分簡單。我為了解他的青年時代拜訪了他?;仡櫪弦淮鷮W人的艱難歷程,也將給我們留下幾多啟示。

    一、異國見辱發奮求學為報國

李學禧先生在印尼蘇門答臘島風光綺繡麗的棉蘭市一個華僑教書先生的家庭。從父輩起就受到家鄉文化傳統的陶冶修養。家鄉廣東梅縣,歷來重視教育,人才輩出。在民國時期梅縣就有30多所中學,一所縣辦大學。李學禧的父親在家鄉的文化熏陶中18歲中秀才。辛亥革命后科舉制度廢除,致學舉仕的道路不通,他便隨親屬橫渡南洋去印度尼西亞謀生。在棉蘭市辦過一所華僑學校,名為“養正學?!?,教授國文。李學禧先生的少年時代在印尼度過,自小受到家學教育,練就了較堅實的古漢語功底。他初小沒念完就進了美國人在棉蘭市辦的“美以美”英語學校學習四年,又打下的良好的英語基礎。1931年隨父親回國在梅縣廣宜中學初中插班就讀,一年半后又考入廣東省立梅州中學高中。中學時期的李學禧是一個以英文突出、各科優等著稱于家鄉的學生。他在初中畢業時,獲得了廣宣中學首次頒發的銀杯獎。銀杯上鐫刻著“成績斐然”四字。李學禧在上高中時,主辦了學校的英文壁報和學生月刊,并以國文、英文、數理化各科總評90分以上、以及品行甲等、體育甲等被學校獎以免費上學。高中畢業,省城會考他榮獲第一名。

高中畢業考什么大學?這是李學禧面臨的第一次人生選擇。在這種選擇面前發生重大影響的是李學禧在少年時代萌發的民族自尊心和青年時代師長的愛國主義思想影響。從考大學到留學回國,報效祖國、振興國家的理想一直是李學禧行動的動力。少年時代的李學禧在印尼所見華人在海外倍受欺凌的情景常常強烈地刺激著他的自尊心。他看到同是黃人,華人在海外被視同黑人和土人,而日本人則處處受到尊重。華人和黑人如果騎車違章,警察就用警棍毆打,而對白人和日本人則不是這樣。在法庭審判中白人和日本籍被告可以坐著聽審,而華人和黑人及當地土人被告卻必須站著聽審,而且審判極不公道。少年李學禧深知道這是國家強弱所致。他從歷史書上知道中國在文化和歷史上比日本民族要繁榮和源遠長得多,古代日本向發達的中國封建王朝學習接收大部分文化,中國文化成為日本文化的源泉之一。然而華人在海外卻受到歧視,日本人卻受到尊重,就是因為日本人在近代發達強盛了起來的緣故。沒有國家的強盛就沒有華僑的地位。這些早就使李學禧產生了強國保僑的理想。在上高中

時,一次收聽當時任南京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政治系任,后來任北京大學政法學院院長的錢瑞生先生的廣播講話,深深地影響了他打動了他,決定了他人生道路的選擇。錢瑞生先生在廣播中說,中國國家很弱,人才缺乏,尤其是政治人才缺乏。社會上重理輕文,如果國家缺乏理工科人才,我們可以從外國聘請專家,國家政治不行,則不能請外國人來治理。理工科大學畢業生找不到飯碗,歸根結底還是國家政治問題。要強國必須有自己的杰出的政治人才。青年時代的李學禧熱血沸騰,他毅然地報考了南京中央大學政治系。想將來當一名外交官,用實際工作來保護在國外的僑民。1937年在他投考中央大學政治系后,正值日寇大舉侵犯中國,南京風聲鶴唳,中央大學西遷重慶。李學禧輟學回到家鄉梅縣教小學語文。由于日機頻繁轟炸,母親讓他重返印尼。4個月后他收到中央大學政治系錄取他的通知書,即動身到重慶上學。在中央大學上一年級時,恰逢英國給華四個免費留學的名額。中大分配一名,被李學禧以優等英語成績考取。但由于二次大戰中海路不通,沒法赴英,讓暫去香港大學。當時的中大政治系主任張匯文先生說,到香港殖民地大學去學政治,是個笑話。去那里學理工科可以,不能到殖民地去學政治。中大政治系前后兩位系主任的愛國主義極大地影響著李學禧,他拒絕去香港大學代替去英國留學的提議。在大學期間,他關心國事,與同學合辦了《自由評論》壁報,抨擊各種不合理現象,博得了師生的嘉評。又組織了日本問題研究會,對日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各方面作了研究討論寫出論文投報紙發表。1942年李學禧于中大政治系學成畢業。他的學士論文為《歷代人事行政管理制度機關(吏、禮部、都察院)之研究》。當時他可以以優異成績選去外交部工作,去爭取實現他強外交保華僑的思想。但以培養國家政治人才、教育救國為理想的張匯文系主任惜才心切,他勸說李學禧留校當研究生,兼做助教工作。于是他就在張匯文主持的法科研究院做了四年研究生。他的碩士論文為《美國人民四權行使之研究》。李學禧在上學期間家庭生活由在印尼辦企業的親屬接濟,后由于印尼淪陷于日寇,生活接濟中斷,年老的父親不得不重操教書舊業到很遠的一所學校去代課。每日早出晚歸,夜里咳嗽不止。李學禧看到父親的艱難,于是辭去在中大的助教工作,到可拿兩倍于原工資的自貢市一座鹽商辦的中學去教書。教書一年有余,此時任孔祥熙主任秘書,兼國家外匯管理委員會主任的中共地下競員冀朝鼎,托其表弟物色中英文俱佳的人才。其表弟在中央大學早知李學禧的才華,就通過其他人同李學禧取得聯系。李學禧用中英文各寫自傳一份寄去。中文自傳用文言文寫就。冀朝鼎讀過李學禧的自傳后,大加贊賞。即刻打電報匯路費讓李學禧回重慶。李學禧任課的班級學生聽到李學禧要辭職時,涌至他的住處,請求他暫不要走,堅持帶完他們這學期的英文課。說如果嫌工資低,大家給他湊錢。李學禧只得向冀朝鼎寫信說明情況,遲兩個月去重慶。兩個月后李學禧回到重慶。原中央大學政治系主任張匯文聽到后,就來叫他回??剂魧W,勸他不要荒廢學業,為職業去耗費精力,應當去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政治人才去努力。李學禧謝絕了冀朝鼎給他在世界

銀行推薦的職務,回到中大,考取了去英國留學的名額。中間又幾經周折,于1947年才赴英國,到格拉斯哥大學留學,該校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大師亞當·斯密曾經任教的古老大學。李學禧在這里學習兩年,考查了英國的政治,行政制度,用英文寫出了相當于一本厚書的博士論文《英國地方政府中的中央控制與國庫協金制度的應用》。他在論文中把英格蘭和蘇格蘭放在一起,研究了英國地方自治與中央用撥款指定辦事加以控制的制度。論文被評委專家一致通過。他的導師對他的論文倍加贊賞,致書民國政府教育部說,李學禧對英國政治制度很熟悉,建議政府批他去美國考察研究美國行政制度。民國政府批準后,李學禧來到美國。

二、萬里傳鴻赴國從教多磨難

李學禧在美國研究美國行政制度半年,即聽到祖國內戰結束,全國解放的消息。1950年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向海外學人發出了回國建設家園的號召。一直懷有教育救國和政治強國理想的李學禧先生此時感到報國有門,踏上了歸國的路程。

先生回國以后,先在華北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一學期。然后分配到西北,在蘭州大學教授。從此在祖國的大西北高原一呆就是37年。最初九年他在蘭州大學歷史系、經濟系工作。后來一直在西北師范學院英語系工作。做為一個政治學博士,他只想回國以后利用自己政治科學的知識為祖國培養一大批行政管理人才。但是他弄不懂極“左”路線下的“階級斗爭為綱”的國內政治,這種政治并不需要被稱為“資產階級的”一系列社會科學、更不需要這種政治科學或行政學。而且是歧視知識和知識分子的。最后發展為知識分子都是資產階級、“知識越多越反動”,這是他及全體知識分子所始料不及的。所以李學禧回國后不僅沒有他可以對口的專業,而且連他也莫名其妙地成了“資產階級右派分子”。他初到蘭大時,沒有對口專業,這時南開大學校長潘戚聽到他已回國,就聘他去南開大學政法系任教。他與蘭大領導談此事時,回答是,不可以走,蘭大沒有政治專業可以養你老。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這種回答可以說是農民的價值標準,有人養他老大概都是祖祖輩輩盼不到的。于是李學禧先生就不得不改行,先后在蘭大歷史系、經濟系、財會系任教。他教過“新民主主義論”“中國國民經濟史”“新民主主義理論與實踐”“中國革命問題”等,凡是沒人講或找不到能與人對口的課,都讓他去講。這樣,他就為每一門新課疲干奔命,而患了糖尿病。后來又去搞“中國近代經濟史”“中國近代外交史”。直到調到西北師范學院英語系,發揮了他的英語特長后才固定下來。1960年他到英語系教基礎英語,1962年擔任英語系教研主任。先后開設了“英語詞匯學”“英漢翻譯理論與技巧”英語作文,“泛讀”,“英美概況”等課程。從1978年到1983年李學禧擔任了英語系系主任、并帶研究生。

李學禧先生在西北師范學院英語系,幾十年如一日勤懇耕耘,兢兢業業進行教學研究活動,以他精深的英文知識使這個系具有了很高的聲譽和教學質量。他平時的每堂課都使學生耳目一新,同學們誰也不忍錯過聽他的每節課。1981年,李學禧目不能視卷,從此在課堂上,他手拿粉筆,以他不凡的記憶力和對英語語言文學的深厚造詣,對畢業班和研究生用英語口授《英美概況》,整整一個學期。這使學生們深為震驚。他的諸如《英語詞匯學》、《翻譯理論及技巧》等講義都成為學生的第二工具書,畢業后長期保存。并傳至外省大學,不斷有人來索取。他的一部二百余萬字的《漢英成語與常用語匯編》油印本,于1977年在全國兄弟院校交流得到好評。后應甘肅人民出版社要求刪去例句改編為《漢英成語和常用語》詞典,于19795月出版,發行20萬冊,短時間銷售一空。1979李學禧先生完成了15萬字的《百首英詩鑒賞》書稿。這本書稿共有25章收集了百首著名古典英詩。采用了原詩與譯詩相對照,中國古詩詞與英詩相比較,并對詩歌的內容加以闡發批論的方式編寫。英語語言學并非李學禧先生的專業,但從他早年在海外練就的英文功底和多年的英語教學和研究,使他成了英語語言學家。除了他編的《漢英成語和常用語》詞典和《百首英詩鑒賞》外,他還有許多英語研究論著,如《英語中的漢語貸詞探源》,《論英語不完整句的應用》、《論英語詞形的縮略》、《英語時間用語探索》,《英語名詞復數的構成及其應用》等。他還編過《漢英

對照:農業及農業勞動詞語分類選輯》手冊。曾搞過中國近代翻釋史的研究??上г凇拔母铩敝蟹贇?。

李學禧先生回國以后,不能從事他的政治科學和行政學的教學和研究,在轉入英語教學之前,他憑著自己深厚的文科基礎,除擔任經濟和史類課程教學外,還寫了許多歷史論著。如《甘南農民起義》,《鴉片戰爭后外國毒販在中國的罪惡活動》,《太平天國焚煙政策及革命被絞殺后煙毒在中國的泛濫》,《美帝國主義與巴拿馬運河》,《紅溪事件》等。

三、老鳳鳴清奮翅豈在長風晚

李學禧先生在1958年錯劃為右派,政治上一直受到歧視?!拔母铩笔曛斜妒苣ルy,多少苦心寫就的書稿也付之一炬。獲得博士學位的政治學自己也不敢問津。粉碎“四人幫”后,1979年錯劃為右派問題得到改正平反。之后,黨和國家在政治上給了他很高的榮譽和地位。1980年他被任為甘肅省僑聯主席,1983年被選為甘肅省第四屆政協委員,1980年和1984年兩次當選為甘肅省僑聯主席,1983年被選為甘肅省第六屆人大代表及全國第六屆人大代表。

改革給國家帶來了新生,也給李學禧先生帶來了新生。李學禧先生在筆者采訪時談到,十一屆全會以后,黨把知識分子當作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看待,和過去是極大的不同?,F在可以放膽工作了,精神上得到了解放,有了安全感。這比提高物質生活更重要。老年逢春時,先生倍感欣喜,雖病痛在身,欲再圖奉壁。他除了參加政治和社會活動外,還在為他的《百首英詩鑒賞》的出版奔走,盡管國家各方面的官僚主義和出版體制弊病使他的這本書稿的出版幾上幾下,屢受挫折,但他認為英詩鑒賞書籍國內不多見,一定會受到英語愛好者的歡迎。他相信出版的困難是可以克服的。他說有的教授寫了一本書,在出版界一壓就是十年。他的《百首英詩鑒賞》于1979年就付上海準備出版,上海外語學院刊物上多次登過出版廣告,但由于出版者的獎金等問題,書稿在壓了5年后,于1983年退回。后由廣西出版社接手準備出版。他們提出要加詩作者簡介。當詩作者簡介編出寄去后,對方又要雙目視力極差的先生將二十萬字的書稿重抄一遍。先生無可奈何只得放著書稿。這部書稿己經歷了9年還未能出版。先生在參加第六屆全國人大的時候,與其他代表共提過一個建立出版法的提案。

關于政治學科,先生認為應當加強這一學科的研究。過去用階級斗爭學說片面地代替一切社會科學和當作政治的指導思想,廢涂了對政治學,行政學、市政學及中西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思想史的教學和研究,是極大的損失。使這方面的理論很薄弱。同時也沒能培養優秀的行政管理人員,不能建立科學的高效的行政制度。中國政府行政效率差與此有關。中國歷代都有提升人才的研究、行政學有關于考核人才,提升、選用人才一套理論,對我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是有用的。國際公法、國際私法的研究對于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貫徹是必須的。這些我們過去很不重視。先生認為現在全黨一心一意搞經濟建設,再不以階級斗爭為綱,就應當加強政治學,行政學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建立科學的行政體制,培養優秀的行政管理人才,使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管理文明、有序、合理、積極、常規化、法制化,以創造黨政分離和政企分離的改革后的新的社會生態環境。同時有利于培養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人。使社會有民主和秩序,有個人進取、競爭,發展個人創造力,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條件和環境。

關于教育改革,先生認為,大學學科太少,都是基礎的東西,應當設置一些高深的專門的學科?,F在實行班級制,一個班的學生一個樣,不利于出人才。應當積極推行學分制,80個學分學本專業課,其余可以學習其他課。理科一定要學文科知識,文科一定要學理科知識,也可讓學生學興趣學科。

關于英語教學,目前則重于語言,應當并重文學。英語教學質量偏低,教育改革要重視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系里建立教學研究考核小組,考查教師的教學情況,非常有必要。教師教學情況怎樣,系里憑印象評價。學校管的事多,會多,不能集中力量抓教學質量。學校的生活應當社會化商業化和群眾自治管理。

李學禧先生出身僑民,他的很多親屬仍在國外。他從80年起當選為省僑聯主席,積極致力于僑民工作,擁護一國兩制的統一祖國的設想。他認為在經濟建設上不可忽視僑資的利用。甘肅的僑屬工作主要是針對旅居阿拉伯的少數民族僑屬,與沿海和其他地區的僑務工作不同。要爭取這些少數民族僑屬僑民對開發大西北和促進祖國統一貢獻力量。

 

(本文摘自《蘭州學刊》198802期,作者:張德強,作者單位:蘭州市社科所)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国产在线播放剧情演绎,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1页